为何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国际评级机构之所以对中国前景表示担忧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尽管这些因素中有一部分是主观的或政治性的。 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增长自2009年开始超过美国后,一直稳居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首。但这三年多来,中国经济增长始终处于边际效益递减的状况,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尚未得到根本提高。目前,外部需求下降和国内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正在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国际评级机构由此判断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上升,前景不容乐观。
2、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凸显 与宏观经济下行对应的是企业生产经营难度的增加和企业部门负债率的逐步升高。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只有5.6%,比2007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亏损的企业数量占总数的比例上升到7.4%,比2007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随之上升。截止2011年三季度,各项贷款不良率已经上升到1.01%,季末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质量指标也显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已经达到2.46%,分别比二季度末上升了0.02和0.07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非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额(续贷)明显偏高的情况,整个金融体系的质量可能比央行公布的数字要糟糕得多,这也直接导致了国际评级机构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信心不足。
3、房地产泡沫隐忧难解 在我国GDP的构成中,房地产相关的产业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从2009年起,房地产行业在我国整体经济中的份额一直在下降,但到2011年仍然高达7.74%。与此同时,房地产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也已经下降到15.60%,但仍然高于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的两倍。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总资产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4.8%,比2009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而这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却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下滑,那么以房地产为基础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会受到严重冲击,金融风险不可避免。房地产泡沫隐忧难解,也是国际评级机构调低对中国前景看法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