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属于五行的什么?
五行,是自然界五种属性的符号,它来源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五种属性分别是: 1、水:代表寒冷、润泽;
2、火:代表炎热、光明;
3、木:代表生长、条达;
4、金:代表肃杀、坚硬;
5、土:代表长养、生化。 在中医理论中,这五个属性还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以及情志——思、悲、忧、恐、惊。
为什么是这五类属性,而不是其他四类呢?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这五大属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此被赋予重要性的象征意义,而其它一些相对次要的属性则是由它们派生而来(具体可参见《黄帝内经》中的“五脏生成论”)。
中医理论中还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来解释自然界万物及人类社会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描述就是: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等过程不断获取能量并消耗能量,新陈代谢的过程就是生物体摄取食物并在体内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氧气,因此与呼吸相关的器官如肺就很重要;生物体的睡眠和清醒同样重要,两者交替进行使机体得到休息同时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睡眠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而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离不开胃肠道等器官的生理活动,这些消化道粘膜又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因此可以说,中医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阐释的身体内在关系的相互影响是非常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