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初学者适合用cl么?
首先,要评价一款球拍是需要知道这款球拍的类型的(当然这一步完全可以由卖家完成) 接下来就简单了,把特点一一列举出来
1.5层云杉/6层楠木底板 常见的底板结构有单层、五层、七层等等。这里涉及到一个力学问题,当击球时,特别是发球和接发球的时候,由于上下椎体运动而产生的力量传导是通过球杆垂直传播到球上的(注意不是直线),因此越厚的板子其传导的力量被分散的比例越大,产生的威力就小;而薄板子传导的力量则相对集中。显然5+2的结构比7+1的更合理一些,这也是大多数成品拍的结构的原因。
2.加厚的木板 传统底板都会留出一定幅度的木板作为震脑板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打球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而导致脑震荡或者手部受伤,但是对于那些不习惯这种设计的人来说,会很难适应,从而产生“这个拍子好硬”的感觉;同时厚厚的木板也会带来更好的控球手感。
3.铝箔复合海绵 传统的海绵是分为海棉和海绵胶皮两部分,而这里则是将二者合二为一了。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减少由于海绵受力不均导致变形或者塌陷;另外也保证了海绵的手感不变。
4.内置式纤维板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吧 目前市面上基本上分为两类球拍,一类就是像斯帝卡这样的外置纤维板,另一类就是类似骄猛的杰诺内能系列,都属于内置纤维板。
其实这个要分情况来看,目前中高价位的球拍,底板性能大多都是速度与控制更加均衡。比如狂飚系列、TLC系列、狂飚龙10、狂飚银河二代等等。如果你是作为成人初学者,追求上手性和击球的稳定,那么建议选择这样的球拍,因为你的精力体力有限,不可能进行非常系统化的训练,这样的底板相对来说容错性更高一些,更容易打造出自己比较稳定的击球套路。
如果你是青少年初学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训练,而且是准备向更高水平冲击的话,建议选择速度更快的底板。目前CL系列的中高阶底板,在国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厚度为5.0mm的横板,比如CL83、CL80、CL78等;另一类即是5.4厚度的直板,比如CL60+、CL62+等。总体使用感受上来讲,5.0的横板会更加灵动一些,相对5.4厚度的低阶底板(比如cl+6A)会有更好的击球手感和速度。对于学习和使用横打的小伙伴来说,可以选择这类底板。5.4直板厚度会相对更厚一些,相对来说在击球的底劲上会更好,但相持中的速度会相比5.0要慢一些,力量会更大一些。
此外,在选择中高阶CL底板时,还需要根据不同颗粒结合自己的打法需求来选择更合适的底板。一般来说,正手生胶、长胶、正手生胶/反手长胶的朋友可以选择相对更灵活、控制更好的5.0横板,比如说CL80;正手反胶、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等速度力量较强的朋友,可以选择5.4的直板,比如CL60+。